于和伟,1971年5月4日出生于辽宁抚顺东洲区的一个工人家庭,是家里的第九个孩子,属于回族。他上面有五个姐姐和三个哥哥,母亲当时45岁,是高龄产妇。由于母亲身体虚弱,奶水不足,他小时候便由大姐哺乳。大姐比他大24岁,刚生完孩子配资公司股票分享,奶水充足,于是大姐便无怨无悔地帮着喂养他。
那个年代家境贫困,父亲靠体力劳动勉强维持家用,全家九口人住在狭小的屋子里,日子过得十分拮据。三年后,父亲因病去世,当时于和伟才三岁,模糊的记忆中,只剩母亲一人艰难拉扯九个孩子。
为了养家糊口,母亲开始卖烤红薯,每天早出晚归,生活压力山大。那时经济不景气,红薯摊成了全家的生计来源。家里的哥哥姐姐们早早懂事,大姐带头照顾家务,其他兄弟姐妹也辍学打工,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。虽然家里捉襟见肘,但兄妹之间深厚的情感成了于和伟成长过程中的坚实支柱。
展开剩余80%小时候,于和伟不爱调皮,性格安静。放学后,他常常帮助母亲看摊,学着如何叫卖。家里条件艰苦,教育资源匮乏,他初中毕业后进入抚顺幼儿师范学校,学费全免,毕业后成为一名幼师,教孩子们唱歌跳舞。尽管内心深处藏着一个表演梦,但生活的现实使得他只能先维持这份稳定的工作。
1991年,他决定转行进入抚顺话剧团当话剧演员。在这里,他遇到了妻子宋林静——一名舞蹈演员。宋林静家境较好,但她并没有嫌弃于和伟的贫穷,反而是无私地帮他照顾母亲的红薯摊,常常提前帮忙收摊,让老人能够早早休息。
1992年,于和伟成功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。学费高达四千元,这对他贫困的家庭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。然而,母亲和大姐毫不犹豫地为他筹钱,大姐甚至卖掉了家中唯一的钢琴,原本是打算留给外甥女的,所有钱都给了弟弟,帮助他实现梦想。哥哥们也凑钱相助,家人齐心协力,将他送上了求学之路。
1996年,大学毕业后,于和伟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,起初只演一些小角色,主要出演话剧和喜剧小品,积累演技经验。1999年,他迎来了第一部电视剧的机会——《曹操》,饰演荀彧,虽然只是一个小配角,但这也标志着他正式进入了影视圈。
起初的日子非常艰辛,跑龙套、被导演训斥,拒绝角色成了家常便饭,但他从未放弃,始终坚持接拍新戏,一部接一部地磨练自己。2003年,他在《历史的天空》中饰演反派角色,终于获得了一些关注,观众开始注意到他深邃的眼神和扎实的台词功底。接下来,2004年出演《搭错车》,2005年出演《局中局》,虽然这些角色渐渐增多,但他始终未能大红大紫。
2010年,他在《三国》中饰演刘备,凭借那句“我二弟天下无敌”深得人心,塑造的刘备形象温厚仁爱,圈粉无数。那时他已近40岁,虽然是大器晚成,但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,依然坚持着梦想,承受着无数委屈,背后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。
成名之后,回报家人成了他最重要的目标。2010年代,他便为八个哥哥姐姐每家购买了一套房子,尽管老家的房价不高,但这笔花费依然不小,他亲自挑选房型,确保既实用又舒适。宋林静始终支持他的这一决定,他们结婚时,婚礼十分简单,只花了400元请客,但她始终陪伴他,从穷小子到明星,一路支持从未有过怨言。
尽管圈内有些绯闻,但于和伟一直保持清白,和王丽坤的传闻也很快被姐姐们澄清。事业越来越顺利,2015年他凭借《刑警队长》获得华鼎奖当代题材最佳男演员,2017年在《军师联盟》中演曹操,凭此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和白玉兰最佳男配角奖。2019年,他在《觉醒年代》中饰演陈独秀,2021年又出演《巡回检察组》的检察官,广受热议,成为了“叔圈顶流”,片约不断。
2023年,他在科幻剧《三体》中出演史强,凭借接地气的警察形象赢得了观众喜爱,2024年他又出演了《城中之城》中的银行行长,演绎职场权谋。他的奖项接连而至,2021年获得白玉兰最佳男主角,2024年获中美电视节金天使奖最佳男主角。他不仅活跃于电视剧领域,也涉足电影,2023年与张国立合作的《坚如磐石》更是演技的火花四溅。
如今,于和伟的片约排得满满的,今年就有五部剧待播或开机,其中三部为央视出品。他为出演《伟大的长征》中的重要角色,提前半年便开始研读相关资料,力求对历史负责。他依然频繁回到家乡抚顺,尽管有时忙得两年才有机会见到家人,但每次回去他都会帮助哥哥的包子铺,像普通人一样端盘子、招呼客人,从未摆架子。
除了演艺事业,他还热心公益,捐款帮助贫困孩子,时刻铭记社会责任。回顾从幼师到演员的蜕变,他感慨万千,始终认为正是家人,尤其是大姐的牺牲,才有了今天的自己。他常说:“没大姐就没我”,这话虽朴实,却道出了骨肉亲情的深刻。
如今的于和伟,不仅是家人骄傲的明星,也是大家敬仰的人格楷模。他像一锅东北乱炖,酸甜苦辣交织其中,却总能炖出人情温暖,让人感动。
发布于:江西省爱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